在轮胎厂中,三辊压延机通常需配备水式模温机或油温模温机,具体配置需结合辊筒温度需求、控温精度、加热/冷却能力及设备整合需求,以下为详细配置方案与分析:
三辊压延机的上、中、下辊筒需保持不同温度梯度,以控制材料压延效果:
上辊温度:100-150℃(需快速升温至工艺要求,并稳定维持)。
中、下辊温度:90-100℃(需与上辊形成温差,确保材料均匀延展)。
温度梯度要求:三辊间温差通常控制在5-10℃,以避免材料局部过热或延展不均。
配置建议:
水式模温机:适用于温度需求≤150℃的场景(如轮胎压延),通过循环水传递热量,控温精度可达±1℃,且升温/降温响应快,适合需要频繁调整温度的工艺。
油温模温机:若辊筒温度需求超过150℃,或需更高热稳定性,可选用导热油为介质,控温范围可达200℃,但需注意油品氧化维护。
控温范围与精度:
模温机需覆盖三辊最高温度(如150℃),并支持±1℃的精度,以确保材料压延厚度均匀。
推荐配置:选择控温范围100-200℃、精度±1℃的模温机,适配轮胎压延工艺。
加热与冷却能力:
加热功率需根据辊筒尺寸和材料加热速率计算,确保快速达到工艺温度。
冷却能力需匹配生产节拍,避免辊筒过热导致材料变形。
推荐配置:选择加热功率≥实际需求20%的模温机,并配备独立冷却系统(如风冷或水冷)。
循环介质流量与压力:
循环泵流量需保证导热介质(水或油)在辊筒内充分循环,避免局部温差。
推荐配置:根据辊筒内部管路阻力,选择流量≥50L/min、扬程≥30m的循环泵。
三级一体化设计:
传统分离式模温机需单独安装,占用空间大且易出现连接故障。
推荐配置:选择三辊压延机、模温机、电控系统整合的一体化设备,减少安装复杂度,提升工作效率。
安全与防护功能:
需配备超温报警、缺媒体报警、逆向报警等功能,防止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。
推荐配置:选择带PLC控制系统的模温机,支持实时温度显示、故障自诊断及远程监控。
电气控制兼容性:
模温机需与三辊压延机的电气系统兼容,支持集中控制或联动操作。
推荐配置:选择支持Modbus或Profibus协议的模温机,便于与生产线DCS系统集成。
厂家资质与售后服务:
优先选择有轮胎行业案例的模温机厂家,确保设备适配性。
确认厂家提供安装调试、操作培训及长期维护服务。
成本与效益平衡:
避免单纯追求低价,需综合评估设备性能、能耗及维护成本。
推荐配置:选择性价比高的国产优质品牌(如祝松机械),或进口品牌(如REGOPLAS、ROTOFLOW)的国产化型号。
定制化需求:
若三辊压延机有特殊工艺要求(如超薄材料压延),需与模温机厂家沟通定制控温曲线或介质循环方案。
轮胎厂三辊压延机模温机配置:
型号:水式模温机(控温范围100-150℃,精度±1℃)。
功率:根据辊筒尺寸选择30-50kW加热功率。
循环泵:流量80L/min,扬程35m。
控制系统:西门子PLC,支持现场集中控制及远程监控。
安全功能:超温报警、缺媒体报警、逆向报警、自动排气。
整合方式:三级一体化设计,与三辊压延机、电控系统集成安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