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压铸机吨位匹配模温机时,需结合模具温度需求、加热功率、循环流量及回路设计,核心原则是“小吨位按经验值选型,大吨位需计算校准,回路设计匹配模具温度点”。以下是具体匹配方案及分析:
800吨以下压铸机:
动模/定模加热功率:各18kW(如上海祝松机械18kW双回路机型)。
泵浦流量:2HP(约15L/min),满足冷模预热15分钟的需求。
典型应用:铝合金压铸件(如汽车支架)、锌合金压铸件(如3C产品外壳)。
优势:双回路设计可独立控制动模/定模温度,避免因温度差异导致的产品变形或冷隔。
150-300吨压铸机:
加热功率:18-24kW(如祝松单机18kW机型)。
泵浦流量:2HP,适配模具尺寸0.5m×0.5m×0.3m。
典型应用:镁合金压铸件(如笔记本电脑外壳)、小型铝合金结构件。
800吨以上压铸机:
动模/定模加热功率:各36kW(如上海祝松机械36kW双回路机型)。
泵浦流量:4HP(约30L/min),适配模具尺寸1m×1m×0.5m。
回路设计:需根据模具温度点数量配置单通道模温机(如8-16回路分控系统)。
典型应用: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件(如电池托盘)、大型航空航天结构件。
优势:大功率加热可缩短预热时间(从30分钟降至15分钟),提高生产效率;多回路设计可精准控制模具不同区域温度,避免热应力集中。
加热功率计算:
公式:
:模具质量(kg),需包含模框、模仁等吸热部件。
:模具材料比热容(钢制模具0.46kJ/kg·℃,铝合金模具0.88kJ/kg·℃)。
:目标温升(℃),铝合金压铸通常220-300℃,锌合金120-180℃。
:升温时间(分钟),建议≤15分钟。
:热效率(0.8-0.9),1.2为安全系数。
示例:
钢制模具(质量800kg)需从20℃升至250℃,升温时间15分钟:
需选择**60kW以上模温机**(如祝松机械单机60kW机型)。 |
2. 循环流量设计:
公式:
:导热油密度(850kg/m³), :导热油比热容(2.1kJ/kg·℃), :介质温升(20℃)。
经验值:
铝合金压铸:流量需达50-100L/min。
镁合金压铸:流量需求更高,建议选择120L/min以上机型。
多温度区域模具:
需配置多台单通道模温机(如8-16回路分控系统),每回路独立控制温度(±0.5℃精度)。
典型应用:复杂结构件(如汽车发动机缸体),需对浇口、型芯、溢流槽等区域精准控温。
超高温工艺(>350℃):
选择超导热油高温油温机(如祝松ZDDC系列),控温范围常温+30℃~400℃,配备氮气吹扫装置及防爆电加热器。
典型应用:航空航天钛合金压铸件。
节能与智能化需求:
优先选择配备余热回收系统的模温机(综合节能率25%-30%)。
高端机型支持OPC UA协议,可与压铸岛MES系统无缝对接(如ZS-TS系列)。
小批量试生产:
前期借用样机测试,通过实际运行数据调整工艺参数(如加热功率、循环流量)。
长期成本评估:
选择节能型设备及优化加热功率匹配,可降低年能耗18万kWh以上(如祝松机械案例)。